谨慎“薅羊毛”,警惕网络“虚假购物”





案例一
霍先生看到朋友圈有人售卖新款手机,且新机价格比官方还便宜。于是霍先生联系对方如何购买,对方回复称要添加好友交易。在好友聊天框内,对方给霍先生分享了一个链接,让其点击进入支付。霍先生当场支付一笔6500元后,片刻对方即说已发货。几天后霍先生未查询到有快递信息,待询问对方具体情况时发现已被对方拉黑删除,随后才发现自己被骗!

案例二
王先生在网络社交平台上看到一条低价转让相机的信息,心动之余王先生添加对方好友,并以约定价格向对方购买一部二手相机。在等待对方发货时,对方要求王先生缴纳运险费200元。数日后,不见对方发货,失望的王先生便发起了退款申请。不料对方又以要走退款流程为由,要求王先生缴纳各种费用,不转账就不给退货。王某无奈之下又分多次给对方转账,直至发现被骗,随即报警,前后共损失数千元人民币。
套路解析
第一步:诈骗分子发布虚假购物信息,打着“低价”“福利”“让利”等极具诱惑性的幌子吸引消费者的注意。
第二步:吸引消费者关注后,诈骗分子会透露还有更丰厚的优惠或福利,可以通过添加微信等社交好友账号后继续进行交易。
第三步:添加上好友后,等到消费者彻底上钩并成功转账后,诈骗分子便会就此消失,甚至将消费者拉黑,一个环环相扣的网购骗局实施成功。
反诈口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