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2021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2021年,经开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紧扣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以及区党工委有关法治政府建设决策部署,以依法行政提升年行动为抓手,持续推进权责明晰、职能优化、协同高效、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建设。现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狠抓法治建设,提高政治站位
1、紧盯法治规划。在党工委领导下高度重视全面依法治区工作,于2021年根据省、市征求意见稿精神,及时结合实际,制定了《法治经开区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安顺经开区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将全面依法治区工作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推进、同督促、同考核、同奖惩,狠抓关键少数,促进我区依法治区工作开展。
2、紧盯关键少数。着重区各级各部门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责任情况,在多次学习相关文件基础上,及时制定《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列入年终述职内容实施方案》,压紧压实第一责任,全区依法治区工作2021年荣获全市第一的好成绩。
3、加强法治宣传培训。一是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通过党组中心组学习、专题培训、法律宣讲等多种形式认真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精神实质和重要意义。2021年分别邀请贵州大学教授、省司法厅领导干部到我区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讲座2次,将理论知识与上级领导干部经验做法有机结合,进一步提升干部职工法治素养。二是加强宪法学习宣传。制定了《安顺经开区2021年“宪法宣传周”活动方案》,围绕宪法“七进”主题大力推进宪法宣传。三是扎实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传。2021年我区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 积极推进民法典实施工作计划》《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积极推进民法典实施工作机制》,把民法典列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和年度干部学习必修课。认真组织经开区各村(居)、社区“两委”成员、基层人民调解员、网格员、区直各部门分管负责人等“法律明白人”开展“万人大培训”线上暨线下培训活动4次,邀请专业资深律师开展“民法典”专题培训会议1次,到辖区村(居)开展“民法典”知识讲座4次、各司法所组织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法律宣传20次,组织全区3800余人干部职工参加全市“民法典知识竞答”活动,在全区掀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学习热潮。四是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树立科学规范高效的执法理念。
(二)狠抓“两降一升”,促进依法行政
1、紧盯“两降一升”。2021年两次召开“两降一升”专题会议,深入研判“两降一升”情况,严格做到凡涉及行政诉讼、行政复议的,必须立即向区全面依法治区办报备,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必须出庭应诉,迅速提升“两降一升”工作质量。2021年,经开区无行政诉讼败诉案件。
2、紧盯追责问责。一是建立自上而下的依法治区工作机制,对各部门行政复议、行政诉讼、重大行政决策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实行一月一提示、一通报、一考核工作制度。二是严肃问责2021年对未按要求出庭应诉、“两降一升”工作靠后的部门进行问责,对“小胡燃气案”的职能部门具体行政行为被撤销,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三是把法治建设纳入巡察的主要内容,强化对法治建设的监督。
3、紧盯专项行动。2021年,在全区组织依法行政提升专项行动,实现全区政府系统“五个明显提升”,切实提升全区依法行政能力。同时,开展法治领域突出问题自查整改“回头看”,围绕“法治建设重视不够、规范性文件审核不到位、法治人才不足”等7个方面自查清理突出问题6个,均已整改到位。
4、紧盯诉源治理。我区与西秀区检察院联合下发了《加强诉源治理,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制度》,挂牌成立“安顺市西秀区人民检察院加强诉源治理,助力行政机关两降一升工作室”,2021年,联合评查各类行政案件24件,发现问题6个,均已整改,通过案件评查指导方式,加强对全区行政行为的监督和整改,从源头上有效防范、化解行政争议矛盾纠纷,着力提升经开区各部门依法行政、规范执法的能力。
(三)狠抓事前审查,推进依法决策
1、紧盯法律顾问。积极推进社会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工作,2021年,全区各级各部门共发展公职律师1名,聘请法律顾问
38家,共计处理了不同类型的法律事务104件,进一步完善经开区科学、民主、合法的决策机制。
2、紧盯合法性审查。召开了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和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及备案的专题推进会议,明确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必须进行合法性审查。2021年,编制经开区年度重大决策事项合法性审查目录3项。
3、紧盯审核备案。一是严格把握行政规范性文件的标准和范围,认真做好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核和备案。2021年共审核备案规范性文件2件。二是做好其他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审查,2021年,共审查重大合同30件。
(四)狠抓队伍建设,加快职能转变
1、紧盯法治队伍建设。为确保全面依法治区工作的顺利开展,针对区司法分局是市司法局派出机构,只有1名编制人员的困难,在全区抽调两名具有法制工作经验的同志,并面向社会招考具有法学专业本科学历的2名雇员,充实法治机构;从镇(办)明确人员兼任司法所工作,解决两镇一办“无人所”的问题,为全区依法治区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2、紧盯政务服务。一是加强窗口规范化建设,以办件抽查为抓手,提升窗口依法办件水平,切实提升办事企业和群众满意度。二是着力提升“全省通办”“跨省通办”水平。通过“云上办”线上签约,与300余个地区实现“跨省通办”合作,2021年,为企业、群众提供跨省通办服务768件。三是继续推进电子证照库建设。已实现共享应用的身份证、驾驶证、残疾人证、出生医学证明、营业执照、律师资格证等电子证照提供“免提交、免核验”服务。2021年,新入库电子证照类型数60种,新增证照数量104358个,共享次数242534次。四是继续加强12345热线处置。强化指导,限时督办,多部门协调联动,推动热线工单高效处置。2021年,派至我区处置的各类工单8180件,已全部处置办结,办结率100%。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全区上下共同努力,全面推进法治建设工作,仍然存在一定问题和困难。一是依法行政能力有待提高。受体制机制影响,专业人才匮乏,在依法行政方面专业素质有待加强,依法行政能力有待提升。全区行政执法部门有10余个,但具有相关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符合申请行政执法资格证的人员较少,特别是综合执法改革后,综合执法大队受委托10余个领域的行政执法,但是市级委托执法,并没有下放相应编制和人员,导致行政执法质效不高。二是群众法治观念有待增强。信访不信法、办事凭等问题在群众中仍然比较突出,征拆诉求过高导致的行政诉讼等问题依然存在。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增强对依法治区工作的认识。把依法治理工作摆到重要位置,进一步强化“一把手”负责制,增强各级领导干部依法治区的责任感、使命感,推行“一级带一级,一级促一级”的依法治理领导责任制,建立健全完善有效的依法治理工作责任风险制度,对依法治区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制”。
(二)进一步创新普法宣传工作的方式。依托镇(办)文化站、远程教育平台、“十联户”、综治平台等构建普法阵地,把普法网络从区、镇(办)、村(社区)延伸到村民小组,在全区上下营造尊法学法、懂法守法、依法用法、普法护法的浓厚氛围,真正让法治理念根植人心,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问题靠法的法治良序。
(三)进一步提升依法行政的能力。建立健全行政决策程序制度,公众参与重大行政决策的规则和程序以及调研、听证、合法性审查、调查评估、责任追究等相关制度,增强行政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
(四)进一步提升基层依法治理水平。一是重点加强对群众关心关注的食品药品、征地拆迁、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领域的专项治理,坚决打击违法犯罪,形成不敢违法、不能违法、不愿违法的法治环境;坚决纠正“法不责众”“无理取闹”“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等问题,按照中央政法委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总体要求,重点打击涉黑涉恶势力。二是深入推动行政调解与人民调解、司法调解相衔接的“大调解”联动机制,综合运用教育、协商、调解、法律等手段,努力扭转部分群众信“访”不信“法”的错误认识,依法及时妥善处理经济问题引发的各类矛盾纠纷。
(五)进一步加强对依法治区的监督。完善监督机制,强化监督力度,使民主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等各种监督形成配套,让各种监督形式有机结合,并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的轨道,保证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