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政务要闻

【围绕“四新” 主攻“四化”】小菌菇撑起“致富伞”

发布时间: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视力保护色:

近日,走进位于安顺经开区的贵州聚福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聚福菌公司)食用菌生产基地,空地上堆满了生产菌棒的原材料。

  聚福菌公司成立于2016年11月,注册资本5000万元,是一家集香菇、红托竹荪、大球盖菇等食用菌产品种植、研发、深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国有控股企业,先后获得“贵州省扶贫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等荣誉。
  套袋、充料、搬运......车间里,工人们正忙着制作菌棒。
工人正在搬运菌棒。牟绍莉 摄
  “在这里干了2年了,今天装了3万多棒。”来自创新村的袁文琼一边将菌棒搬到转运车上,一边对记者说,制作好的菌棒经过灭菌、冷却、接种、打孔后就可以种植了。
  聚福菌公司共有3条生产线,按需求生产菌棒,日产菌棒最大产能为10万棒。
  车间外面一个个黑色的香菇大棚整齐地坐落在路的两侧。
  走进其中一个大棚,弥漫着香菇独有的甜香味,架子上一袋袋菌棒整齐摆放着,工人正在给菌棒注水。
  “这个棚刚采完一茬,注完水过段时间又可以采摘了。”聚福菌公司副总经理杨松霖说道,公司核心生产种植区域618亩,外围种植基地约2000亩,现有12个培养棚,290个出菇棚。
  “这种小的,没长开的单价高一些。这种大的单价低些。可以自己拿到市场出售,也可以卖给公司。”大棚外面,正在按照品相对香菇进行分拣的农户任清文说:“这里条件设施比较好,公司提供技术,还包回收,感觉能挣到钱就来这里了。”
刚采摘的香菇。牟绍莉 摄
  据了解,来自普定的任清文在这里承包了4个棚,共种植香菇5万余棒。目前,香菇采了一茬,产量约4万斤。
  近年来,聚福菌公司从食用菌种植入手,在菌种生产、培育等环节加强科技创新,实施“聚福菌食用菌菌种保藏与维护体系”项目,保留品质纯度,不仅让菌种抗性更强,香菇优质率更高,实现产量提升,带动菇农盈利。目前已有30户农户在聚福菌公司租用大棚种植香菇。
  除了租大棚种植,聚福菌公司还通过其他方式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该公司通过“企业+基地+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带动周边村民土地入股进行分红,实现了周边村民“不出劳力,坐地分红;投工投劳,多次分红”的喜人局面,村民收入得到持续稳定增加,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提高。
  通过全产业链模式的发展,辐射带动周边村寨及兄弟县区发展食用菌种植3700余亩,解决就业800余人,直接带动全市1300余户3000余人精准脱贫。
  “我们要带动群众致富,就要让香菇卖得好,市场是一个重要因素。”杨松霖说道。
整齐堆放的干菇。牟绍莉 摄
  聚福菌公司除了销售香菇鲜品外,也进行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进一步打开市场,拓宽销售渠道。该公司持续开展研发,对香菇进行精深加工,现已开发菌菇礼盒、蘑盒、菌汤包等产品,产品远销日本、东南亚等海外市场,今年预计出口额达1.5亿元。
  一朵朵菌菇如同一把把“致富伞”,为产业发展注入动能。谈及未来发展,杨松霖表示聚福菌农业将加强产品推广,研发的新产品——香菇脆片,预计今年投入市场;聚焦主业狠抓发展,力争经开区食用菌产业集群实现产值近10亿元;进一步打响“聚福菌”品牌,提高市场占有率,力争实现营业收入达1亿元。

来源:贵州日报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