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贵州大角苗工艺美术研究所:蜡染老字号拥抱文旅大市场
今年四月,安顺市商务局正式授予46家企业商户“安顺老字号”称号,涵盖餐饮、手工艺、文化等多个领域。在这份名单中,贵州大角苗工艺美术研究所凭借其深厚的民族工艺底蕴与文旅融合的转型实践,成为传统手工艺领域的标杆企业。这家扎根安顺30余年的老字号,正以蜡染技艺为核心,探索出一条非遗传承与文旅经济协同发展的新路径。
走进位于安顺经开区川渝工业园的贵州大角苗工艺美术研究所,各具民族特色的手工艺术品琳琅满目,蜡染、扎染、刺绣等手工艺品错落有致的摆放,让人目不暇接。据了解,贵州大角苗工艺美术研究所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是一家集贵州多民族特色工艺开发、研制、设计、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外向型企业。该研究所下设十余个贵州少数民族传统工艺研制室,产品涵盖蜡染、扎染、绞染、挑花、刺绣、民族服装等地方传统手工艺门类,内容丰富,风格独特。
贵州省工艺美术协会蜡扎染专业委员会主任郑清音说:“我们生产多元化的文创产品,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满足于市场的需求,让传统的手工艺更丰富,以很丰富的形式走进我们现代的生活。”
近年来,贵州大角苗工艺美术研究所在产品创新和制作手法上不断突破,力求让蜡染这一传统技艺更加贴近现代年轻人的审美需求。他们积极与旅游市场对接,将蜡染技艺转化为游客可体验、可购买的文旅产品,开发出的一系列文创产品,如冰箱贴、书签、布艺玩偶、箱包等,展现出独特的艺术张力与民族魅力。受到市场广泛欢迎。
郑清音说:“我们继续深入挖掘我们传统工艺的文化内涵,结合现在的一些审美和市场的需求,开发更多生肖布偶、手办这类的特色文创产品,保持我们产品的新鲜感和吸引力,让更多的年轻人更喜欢。”
作为“安顺老字号”的一员,贵州大角苗工艺美术研究所将继续秉持创新精神,不断探索文旅融合的新路径,为安顺的文旅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他们也将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推动蜡染技艺的传承与发展,让这份传统手工艺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郑清音说:“此次获得安顺老字号称号,对于我们大角苗工艺美术研究所而言,意味着我们获得了官方的认可,这个荣誉有助于我们提升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增强市场的竞争力,都有很大的作用,它让我们肩负起了传承、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更大的责任。”(记者:赵才骏、衡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