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政务要闻

【新质生产力】贵州聚福菌:“菌中燕窝”实现工厂化养殖 新鲜金耳即将面世

发布时间: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视力保护色:
从2023年1月份开始贵州聚福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引进金耳的项目,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研发、试种,被称为“菌中燕窝”的金耳在该公司实现工厂化养殖。

在贵州聚福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恒温房内一排排白色菌棒上绽放着一朵朵黄灿灿的金耳,色泽鲜亮,煞是喜人。

贵州聚福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松霖说:“研发中心通过一年的努力,做到了金耳菌种的稳定性和出菇量的提高,现在重点是后期突破它的产量问题。目前来说金耳的产量稳定在1斤到1斤半左右,每棒可以实现50天到60天出菇,初步实现周年化的生产,满足了市场的需求。”

金耳原产于云南,是珍稀食用菌,被称为“菌中燕窝”。传统金耳养殖不仅产量低,且品质参差不齐,工厂化养殖技术要求较高。自2023年起,贵州聚福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组金耳建研发团队,攻坚金耳工厂化养殖技术。

杨松霖说:“因为金耳它是一个共生菌,除了金耳本身还有一个共生的毛韧革菌,它们是共生关系,如果没有掌握好两者的平衡的话,会造成不出耳,绝产的情况。目前来说我们最关心的就是它的生长率、成活率、污染率,目前来说污染率我们已经降到了1%以下,存活率已经达到了95%以上。”

出菇对环境洁净度、温湿度、光照等要求都较高。为此,企业通过新质生产力建设了一批菇房,安装上控温控湿、空气净化设备,配套智能化控制系统,通过智能调控技术,实现了珍稀食用菌在经开区设施化生产。

杨松霖说:“目前公司市场渠道这一块对金耳都是非常有兴趣的前景还不错,它每斤零售的价格可以达到每斤30元左右,批发的话也在20元左右,所以对于公司的创收都是非常好的一个品种。”
据介绍,公司金耳可以实现工厂化养殖和量产,也基本上实现了金耳安顺本土化的引进和养殖技术。(记者:陈荣庆、赵才骏)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