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杨杏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增加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导课程的建议》已收悉。感谢您对我区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心和支持,现就建议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在党工委、管委会坚强领导下,我区一直以来将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明确了目标任务,全力推进工作落实。
一、课程体系构建
(一)课程设置规范化
上好心理健康课。省级统一组织编制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教学指导手册、家庭教育指导手册及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干预指南。开齐上好心理健康课,中小学校每两周不少于1课时、中等职业学校每学期不少于10学时,高校心理健康课程原则上设置2个学分。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采用案例分析、互动讨论、游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学前教育机构要遵循儿童生理、心理特点,培养幼儿积极心理品质。明确专门机构或专人负责心理健康工作。到2024年底,各学段心理健康教育课开课率达100%。“心理游戏+互动问答”模式,开发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体验式课程,增强学生参与感。融入劳动教育,如设置校园农场协作项目,通过劳动实践促进心理健康。
(二)分层教学与动态评估
建立“全员普筛+分级干预”机制,每学期初使用专业量表(如SCL-90)进行心理筛查,对学生实行“一生一档”动态跟踪。针对不同学段设计差异化内容:小学侧重情绪认知,初中强化抗挫能力,高中深化生涯规划。
二、师资力量强化
(一)专业人才引进与培训
按师生比1:500配备专兼职心理教师,同步培养班主任、科任教师成为兼职心理辅导员。联合卫健部门开展教师培训。
(二)建立跨学科协作机制
组建“心理教师+班主任+校医”协作团队,定期召开案例研讨会,提升危机识别与干预能力。
三、家校社协同共育
(一)家长赋能行动
开设“家长心理课堂”,通过线上直播(如QQ群、微信群)与线下面谈,普及青春期心理发展规律,纠正“唯成绩论”误区。对问题家庭,招募志愿者提供家庭教育指导。
(二)医疗资源对接
与医院合作开通心理危机转介绿色通道,对重度心理问题学生提供“校—医—家”联合诊疗服务。
四、资源保障与评估优化
(一)硬件设施完善
2025年底前实现全区中小学心理辅导室100%覆盖,配备沙盘、生物反馈仪等专业设备。
(二)效果评估与反馈
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年度考核,实行“课程实施率+危机事件发生率”双指标评价。
五、创新实践拓展
数字化赋能:运用心理建设平台,为学生提供匿名咨询,利用大数据预警高风险个体。选拔“心理委员”,开展同伴倾听培训,构建“学生—班级—学校”三级支持体系。
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办公室
2025年6月17日
一审:范承志
二审:廖朝富
三审:杨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