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关于对安顺市西秀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第15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 2025-06-19 16:43 办公室秘书三科    字体:[]

杨朝兰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提升城区基础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建议》已收悉。感谢您对我区城区基础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建议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在党工委、管委会坚强领导下,我区一直以来将基础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明确了目标任务,全力推进工作落实。

一、机构情况

(一)加大教育投入向薄弱学校倾斜方面

近年来,我区持续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着力提升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办学水平,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努力实现所有适龄儿童少年“上好学”。除了投入大量经费改善办学条件外,还通过教师轮岗交流、集团化办学等方式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1.教师轮岗交流方面。根据《安顺开发区关于深化区内校长教师定期交流轮岗的实施方案》,推行城区优质校与薄弱校教师双向流动,区内符合交流条件的教师每年交流人数在应交流对象的10%以上,其中参加交流的骨干教师比例不低于交流教师总数的20%,交流时间原则上为3年。

2.联合办学方面。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决策部署,2022年以来,我区启动了义务教育阶段集团化办学改革,成立4个集团校,扎实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均衡配置、协同发展,有效缩小城乡、校际之间的教育教学差距,逐步实现让区内每个孩子都能享有更加公平、优质的教育。

(二)加强对新建小区配套学校建设的监管方面

根据《安顺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顺市新建改建居住区配套教育设施建设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安府发〔2022〕13号),我区印发了《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建改建居住区配套教育设施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安开管通〔2024〕8 号),我区小区配套教育资源建设监管开展以下工作:

1.健全规划前置审核机制。建立教育专项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联动审查制度,要求自然资源部门在编制控规时须会同教育部门开展学位需求测算实行教育设施布局审查,项目方案需经教育局和区城规委会双重审查,确保每5000人区域预留中小学建设用地,推行“教育用地黄线”管理制度,对规划教育用地实施坐标定位和矢量管控。

2.强化土地出让环节管控。在土地出让条件中明确配套学校建设标准、交付时限及违约责任,将教育条款纳入土地出让合同附件,实施教育配套建设履约保函制度,按建筑面积收取履约保证金,建立土地出让金反哺机制,提取一定比例出让金专项用于教育设施建设监管

3.构建全过程监管体系。建立“三同步”督导机制(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联合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开展“四节点”质量巡查(基础施工、主体封顶、装修施工、设备安装),开发智慧监管平台,监督项目实施进度管理。

4.完善验收移交标准。按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及中小学幼儿园办学(园)标准,明确校舍抗震等级、无障碍设施、智慧校园等28项验收指标,签订移交协议后,实行“三验三交”制度(规划验收、质量验收、教育功能验收;交钥匙、交档案、交电子文件)。建立教育资产确权登记绿色通道,确保产权及时划转至教育部门

5.创新监督问责机制。将配套学校建设纳入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考核指标,建立开发商“教育信用档案”,实行违规企业市场准入限制,探索“业主监督委员会”,赋予购房者代表参与建设监督权,同步推进《城镇居住区配套教育设施建设管理条例》,形成“规划-建设-移交-使用”全链条法治保障体系。同时加强教育、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数据共享,建立跨部门联合执法机制,确保教育配套设施真正成为民生工程。

6.明确经济发展、国土资源、教育等部门各成员单位的职能职责,旨在将新建改建居住区配套教育设施建设工作抓实抓细,为满足居民子女就近入园、入学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提升城区基础教育资源优质均衡配置投入情况

(一)加大教育投入向薄弱学校倾斜方面情况

1.教师轮岗交流方面。我区严格按照《安顺开发区关于深化区内校长教师定期交流轮岗的实施方案》,推行城区优质校与薄弱校教师双向流动。以2024年为例,我区义务教育阶段编制内教师1153人,交流教师164人,交流率14.22%;其中骨干教师交流34人,交流率20.73%。同时,强化保障措施,切实解决教师交流中工作、生活等困难,有教师周转房的学校,优先保证校际交流轮岗教师使用,切实解决参与交流教师的住房问题,保障交流教师农村教师津贴、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周转宿舍等待遇。

2.联合办学方面。我区结合资源优势及地域分布等实际情况,选择以双阳小学、实验小学、实验分校和幺铺中学4所优质学校为龙头,通过“名校+薄弱学校”“名校+潜力学校”“一校+多校”的“1+N”集团化办学模式,就近把区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统筹起来联合办学,要求各集团总校和分校要加强对接,形成适合各集团化办学管理运行的机制,尽快取得办学成效,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自推进教育改革以来,我区教育质量显著提升,中考成绩排全省前列,优分率、及格率、平均分等位列全市第一。

(二)新建改建居住区配套教育设施建设情况。

根据《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建改建居住区配套教育设施建设管理办法(试行)》第十一条“针对非成片开发地块零星居住区(含改扩建居住 区)建设,未达到配套建设幼儿园、中小学校要求的,教育部门应当在制定(或调整)区域内幼儿园、中小学校布局专项规划时充分考虑,根据规划标准、服务半径要求和区域居住人口测算生 源数量进行统筹配置”和第十二条“居住人口达不到配套建设幼儿园、中小学校标准规模的居住区,根据人口规模测算各学段平均在校生数及折算学校生均建设投资成本,由开发建设单位依法与管委会或管委会明确的部门签订配套幼儿园、中小学校代建协议,由管委会统筹规划建设幼儿园、中小学校,保障学位需求,执行过程中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适时调整”相关内容规定,我区现在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小区配套义务教育学校1所、小区配套幼儿园4所,已移交教育局待装修改造的小区配套幼儿园1所,正在对接移交的小区配套幼儿园3所。未达到配建学校及幼儿园要求的小区居民子女入园、入学,按就近入学、入园原则划片区就读。

三、下步工作

一是将教师轮岗与教育集团化办学相结合,优质校校长与骨干教师同步轮岗,带动薄弱校管理水平提升;二是同步推进“县管校聘”,实现师资全区域动态调配;三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五育并举,培育学生全面发展。创新集团化办学方式,巩固集团化办学成果,使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快速扩大;四是按照《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优化城乡教育资源布局规划方案(2024-2028年)》精神,推进城区教育资源布局规划,不断提升城区办学质量;五是加大对新建小区配套学校建设的监管力度,确保教育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及同步交付使用;六是随着入住率提高,对成片开发楼盘片区规划建设教育资源,加快完善相关手续将建成教育资源并投入使用,发挥办学效率。

最后,我们衷心感谢您对我区城区基础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工作的关心与支持。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期待您继续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共同推动我区事业繁荣发展。

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办公室

2025年6月17日

一审:范承志

二审:廖朝富

三审:杨青山


分享到: